海洋学院开展海洋文化进校园主题四、五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22 浏览次数:

为给青少年提供亲近海洋、了解海洋知识的平台,激发他们对海洋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帮助他们理解声音在深海中的重要性、认识海底地形构造,3月27日至4月17日,海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海洋学院本科生第四党支部按计划、分批次,于每周二、周四前往威海市高新区山大实验学校开展海洋文化进校园主题四、五活动。志愿者围绕“深海的歌声——深海音乐家的密码”、“海盗寻宝记——海底火山与沉船探险”授课主题开展了6期科普课堂。

活动前期,志愿者依据教学目标合理规划教学环节,从课程导入到知识讲解进行周密安排,筛选并整合出优质视频、图文素材,致力于构建一个逻辑清晰、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课堂。

在主题四的课堂中,志愿者运用多媒体展示各种海洋生物的声音片段,通过互动游戏感知声音的多样性;并利用海洋生物卡通图卡、彩色画笔等各种道具,将艺术与科学的结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绘画出脑海中的深海生物。此外,志愿者列举生动案例,展示了目前海洋生态系统因为噪音污染受到的威胁,进一步传播环保理念,提高学生保护海洋环境的责任感。课堂后期,志愿者带领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再次强调保护海洋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去,用实际行动减少海洋噪音,并在实践中守护“深海音乐家的密码”。

在主题五的课堂中,志愿者以火山喷发的原理为切入点,通过动画模拟详细展示了火山喷发的壮观过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其对海洋生态系统、气候和地质构造的多方面影响,如火山灰使海水温度变化、火山喷发可能引发海啸等。在讲解沉船的历史价值与“宝藏”意义时,志愿者列举了不同时代的沉船案例,强调沉船是历史的实物见证,能为研究古代贸易、航海技术等提供重要线索,而“宝藏”不仅是金银财宝,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学生们积极互动提问,表达自己对海洋地质、沉船价值的疑问与见解。

本次海洋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进一步拓宽了青少年对海洋知识的了解,提升了青少年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从2024年5月7日至今,海洋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已开展48期课程。接下来,志愿者还将陆续开展三个主题、10期授课活动,继续通过生动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更多青少年心中埋下保护海洋生态的种子,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到海洋环境保护事业中。


文/李秀峰、魏香宇 图/海洋学院本科生第四党支部 审核/周守玉 来源/海洋学院团委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