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关同学:
根据威海校区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工作计划,现开展海洋学院第二十届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SRTP)申报工作,项目根据学院评审,择优推荐至学校,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立项申请条件
(一)申请人必须是本院正式注册,非毕业班本科学生、研究生。院级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可以组织的名义申请立项。
(二)申报SRTP的学生原则上以本科二、三年级,研究生一、二年级为主(博士可延长至三年级),允许大一学生以团队成员身份参加。本科生项目参加人数为3—6人。研究生项目参加人数为5-10人,研究生项目要求必须带4名以上本科生参加,充分发挥研究生的学术引领作用。每人每届SRTP只允许主持1个项目或作为团队成员参与2个项目。
(三)海洋学院申报项目的负责人必须为海洋学院学生,且团队内海洋学院本科生人数不少于2/3。
(四)所申请项目须学术思想新颖,立论根据充分,目的意义明确,研究目标明晰,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合理、可行。鼓励学生在已有项目基础上累进创新,进一步深入研究。
(五)每件立项作品须由1—3名具备一定学术水平,治学严谨,职称在讲师及以上的教师担任项目的指导教师(包括校外指导教师)。
(六)鼓励专业教师将科研课题的一部分(子课题)作为科研训练项目指导学生研究,鼓励指导教师为申请项目进行经费配套,凡参与专业教师子课题的申报项目以及获配套资助经费的项目优先立项。
(七)对于前期已经结题的项目,经指导老师对后续研究价值提出书面推荐意见的,可以作为累进创新项目立项。优秀立项的项目将有机会申报山东大学或者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八)在往届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中有中止记录的学生不允许申请本期项目。
(九)项目执行时间以1年为宜,不超过1.5年,且必须在申请人毕业前完成。
二、项目类别
(一)科研立项选题可以来源自专业教师课题、竞赛项目、企业合作课题或学生自选课题等,鼓励针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战略需求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开展具有创新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有针对性的应用研究课题,鼓励新兴边缘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选题。
(二)按照项目的专业特点,本届立项本科生组与研究生组均分为A类(自然科学类)、B类(人文社科类)、C类(创业实践类)、D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项)、E类(服务地方研究项目)。其中,C类(创业实践类)包含公益创业类项目;E类“服务地方研究项目”需针对省、市地方发展的现实需要展开研究,鼓励校地合作、师生共创。
三、立项评审要点(供参考)
(一)在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与社会调查报告类作品的立项评审中,应综合考虑选题的广泛深刻(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调查丰富扎实、写作规范深入和团队精神高扬等因素,侧重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
(二)在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的立项评审中,应综合考虑选题前沿性、需求急迫研究深入性、制作完整数据丰富性、应用广泛理论创新性等因素,侧重考核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
(三)在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类作品的立项评审中,应综合考虑选题新颖、实验科学、理论创新及实践突破等因素,侧重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
(四)鼓励将社会实践项目与科研立项项目进行协同研究,鼓励“挑战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竞赛项目与科研立项研究相结合。
四、工作流程
(一)申报时间及申报材料要求:截止至4月25日
1.请有意向申报科研立项的同学下载并填写对应类别的《立项申请书》(见附件1),《数据统计表》(见附件2),D类项目的申请人需一并上交《D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项):团队信息汇总表》(附件3)。请仔细阅读申请书中的“填表说明”,认真填写。
2.请于2025年4月25日(周五)晚18:00前打包为压缩包发至邮箱hyxykjb@163.com。文件命名为:“项目类别+项目名称”(邮件主题同)。请各位申报的同学提前与指导老师沟通好申报材料的填写内容,电子版一经提交,无法更改。请各位同学严格按照时间上交材料,过期不候。
(二)院级评审工作采取材料评审与答辩评审相结合的方式。按照一定比例从材料评审中择优选取项目进行答辩评审。
(三)项目研究时间原则上为1年。当年11月进行项目中期检查,次年4月进行结题检查和评奖工作。
五、立项须知
(一)查重率为结题的硬指标;
(二)为提升项目质量,将择优立项。
共青团山东大学海洋学院委员会
山东大学海洋学院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
2025年4月9日